075过年-《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若蘸点盐,可直接用来下饭。

    “别给她俩吃了,一会还得剁碎拌饺子馅。”张桂芳把肉切得分明,一部分用来拌馅,一部分用重盐、酱油炒制存留起来慢慢吃。

    “去,给咱妈一块,堵堵她的嘴,就不说咱了。”唐植桐捏起一块给凤珍,鼓励她去给母亲,然后自己也捏起一块塞嘴里。

    张桂芳用嘴接住大女儿的投喂,摸摸闺女的头,没再说什么。大过年的不兴说孩子,何况孩子们各个懂事,吃点就吃点吧。

    兄妹三人不可能把油渣全吃掉,给妹妹们一人吃三块,打打馋虫就得收起来写春联。

    春联,以前叫桃符,这个大家都知道。

    现下都是手写的春联,没有印刷的那种。

    春联由唐植桐写,因为去年唐父去世的缘故,今年不贴“福”,只有两副春联,一副贴大门、一副贴房门,而且纸是紫色。

    以前的官员讲究,需要守孝多少个月,民间也有类似说法,但时间不会那么长,毕竟不干活就没饭吃,规矩重要,填饱肚子更重要。

    也正是由于民间没那么久,一般三个月后该吃吃该喝喝,该娶亲娶亲,所以唐植桐才敢答应王静文年后领证。

    对联是俩妹妹帮着贴的,尽管效率低了点,但小孩子非常喜欢这种参与感。

    下午的时候有邻居来找唐植桐写对联,这种小忙,唐植桐是张不开嘴要东西的。

    邻居自带纸张,唐植桐出笔墨,聊会天,等墨干透带走,一般都是这么个流程。

    对于有人来找唐植桐写春联,张桂芳很高兴,这说明邻居把自己儿子当成个文化人,这种认同感比三瓜俩枣值钱。

    其实写对联赚不了几个钱,唐植桐以前有个本家哥哥,有一年腊月二十六突发奇想去集市创业摆摊写对联。

    一上午下来冻成孙子不说,只赚了几毛钱的润笔,自那以后再也没提创业的事。

    唐植桐乐呵呵的忙着,傍晚时分天空飘起了雪花,这年味真的是越来越足了……

    张桂芳非常尊敬自己的婆婆,用她的话说就是:婆婆待我比亲妈都亲。

    因此张桂芳过春节的流程沿袭了婆婆的规矩,三十晚上供祖、吃炒菜,饭后熬五更,并包凌晨祭祖及第二天一早吃的白菜豆腐水饺。

    说是白菜豆腐馅的水饺,其实并非纯素,唐植桐印象里,如果能有油渣,奶奶也会剁碎掺上一些。

    晚饭四个菜,唐植桐做的,各个有肉丝,对于唐家来说,这就是改善了生活。

    每做好一个,都盛出一小碗摆在八仙桌上,八仙桌上方是唐奶奶、唐父照片,以及写有唐爷爷名讳的牌位,其他祖辈的名讳,随着唐爷爷去世已不可考。

    唐植桐从小到大,每逢春节、中元,都是这套流程,四九城这两个日子都没这套,反而是清明、忌日或其他重要日子会这么做,所以在王静文家才会想着让王敬民端菜祭奠。

    吃完晚饭,一家人围炉夜话,没有电视、收音机,只能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