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章 十面埋伏-《汉朝旧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结束了!终于结束了!

    一纸约定让双方将士欣喜不已。

    楚汉两军将士都静待着罢兵归故里的命令。

    鸿沟协定后,身心俱疲的项羽立即下达东归的命令。

    彭城,寡人就要回来了!寡人真得好好休养一番!这些年,驰骋疆场,也没过多少安心省心的日子!寡人回去,定要好好享受一番。项羽心中虽有诸多不甘,但一想到马上就能回到都城,还是有些欣喜的。

    楚军十万疲惫之师浩浩荡荡拔营东归。

    刘邦见楚军拔营而起,也是松了口气,于是下令部队打好包袱,准备行装,不日向西入关。虽然汉军物资充裕,不愁兵源,但刘邦也累啊,这几年,他的日子并不比项羽好过,亲自指挥的战役一场没打赢,经常被楚霸王追着打,最惨的时候吃顿饭都被楚兵追杀。

    项羽还是个小伙子,这日夜没完没了的鏖战都让他身心俱疲,刘邦已经五十四岁了,再多活几年就要步入老年时代了,哪能再这样没完没了的伤筋动骨的?战争的日子真的不是人过的。如果可以,谁不想过安心省心的日子?谁会喜欢天天在刀尖上滚的日子?

    安心的日子似乎就在眼前,幸福还会远吗?刘邦想想都兴奋。

    刘邦西入关的命令发布后,张良和陈平急了。

    张良和陈平共同笃定讲和的策略,迎回刘太公和吕后,并不是西入关。他们马上找到刘邦,说道:大王怎么发布西归的命令?

    刘邦说道:仗都不打了,不回去,留在这里干什么?

    张良道:鸿沟之议本来是为了迎回太公和吕后,现在他们都回来了,大王没有后顾之忧,应当乘机进兵,一举消灭项羽,楚军兵疲食尽,这是消灭他们的天赐良机啊,如果不抓住机会,不是养虎为患吗?

    张良和陈平果然是一流的谋士。

    他们看得很清楚,楚军已是强弩之末,要想永远安心,就必须趁机打垮项羽,否则,未来会更苦。

    刘邦对他们的谏言基本都是言听计从的,听他们这么一说,他一拍大腿,马上传令撤销向西入关的命令,所有将士就地休整到过完岁末,又同时派人送信约韩信彭越一起围攻项羽。

    汉高祖五年正月(公元前203年十月),刘邦率领二十万人马出发追击项羽。

    汉军到达固陵(今河南太康),探知离楚军不远,于是驻扎下来。

    项羽得知汉军撕毁约定,派兵来袭,怒不可竭:奶奶的刘邦,这个小人,又被他骗了!真恨不得一刀宰了他。

    这话项羽不知道说了多少遍,可每次还是上当。

    项羽立刻点齐人马,迅速地掉头向汉军杀奔过来。汉军被楚军的回马枪杀得措手不及,本来战斗力就远不如楚军,所以结果很明显,汉军大败。

    刘邦经此一败,龟缩在固陵城内,不敢出战。

    韩信,彭越不肯前来助战,该怎么办?刘邦忧心忡忡的问道。

    张良赶忙说道:他们之所以不来,是因为他们得不到好处,他们肯定在想消灭了楚军,他们不能得到封地,就白忙活了,为今之计,大王只有许诺给彭越封王,再给他们封地,那韩彭二人肯定会来。

    张良深知二人的心理,韩信彭越心里算的哪本帐,念的哪本经,都瞒不过张良。

    当然,这样做,还有另外一层意思:让他们没有不来助战的理由。

    换作谁是韩信,彭越,都不会凭刘邦的一句话就飞奔过去卖命的!今时不同往日,韩信以前是汉王的大将军,可他现在是齐王,是一方诸侯,是一个有身份的人,他的思考方式已经变了,他不会站在部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,作为一个诸侯,赔本的买卖是不能干的,因为不光是自己要有利,下面还有无数跟自己混的人的利益。而彭越,虽然不是诸侯王,他跟刘邦也没有上司下属的关系,他跟刘邦没有长期强迫雇佣合同,所以他来不来也得看刘邦给的待遇怎么样!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