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三十八章:请求-《秦将》
第(2/3)页
相比于武安君白起的下场,武城侯王翦的选择就要明智的多了。
当时李信战败,秦王政亲自来频阳相请,王翦同样和白起一样,先以病推辞。
秦王政直接来了一句:已矣,将军勿复言。
王翦吓得连忙答应下来,然后乖乖的领兵出征,最终功成身退,终老于家乡。
现在的赵佗,面对的就是同样的情况。
冯无择、屠睢征越大败,损折兵马数万,长沙、东瓯更遭遇越饶威胁。
在这样危急的局势下,始皇帝召来赵佗,并出“南疆需要你”的话。
这已经是一个君王和岳丈,对自己的臣子与女婿所能做出的最低姿态。
答应,就是王翦。
拒绝,就是白起。
二选一的抉择,赵佗自然不可能犯蠢,当场应了下来。
听到满意的回答,始皇帝一直冷冽的面容放松了,嘴角露出笑容。
而赵佗作为兵法大家,在深知无法改变眼前形势的情况下,便决定利用这个机会,多为自己求得一些利益。
就像当初王翦在领兵出征的时候,一直向君王要田要地,不仅安君王之心,还能借此牟利。
作为王翦带出来的后辈,赵佗同样继承了这个优点。
他在果断的答应下皇帝出征的要求后,借机提出了自己的几个条件。
结果和他想的一样。
始皇帝只要他赵佗南征,这件事情答应下来,其他的都是问题。
赵佗提出的第一条,就是明百越不好打,一打就可能旷日持久。他希望皇帝在这场战争上不要有任何的催促,让他自由发挥。
始皇帝在征越之事上表现的很急迫,特别是大败之后,急于雪耻复仇。赵佗怕战事复杂,好几年没打下来越地,始皇帝就会忍耐不住下诏催促,甚至进行微操干涉。
而这恰恰是军争大忌,所以他要提前清楚。
始皇帝略一沉吟,点头道:“军争之事,卿乃良将,前线征战尽如卿言,朕必不催促。”
赵佗的第二个条件,就是希望皇帝能重视他这一年多来鼓弄的工学和农学,不要在他走后荒废和不重视。
他还详细的向皇帝描述了这两个学室一旦成功普及的好处。
“此乃利我秦国的好事,朕自当重视。”
始皇帝给予了承诺,赵佗又顺势提出了兴医学学室的事情。
有了工、农两个学室开头,再加上冯无择这个例子,始皇帝对此欣然应下,并当场允诺后面会仿照两学室,另修医学,并指派太医令夏无且来负责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