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六章:按原计划进行-《明末重生之门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水火无情,哪里会因为他是皇帝而饶过他?

    崇祯也没有多少怀疑,只认为是一场普普通通的火,没有多少阴谋论。

    从皇宫建成之后,失火,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,隔三差五就会失火。

    他已经习惯了。

    所以,下意识以为只是一场和往常差不多的失火,并没有往深处想。

    整个皇宫的人都被这场火吸引了,大量的太监以及守卫,朝着奉先殿跑去。

    嘴里不停的喊着救火。

    此时,皇宫的阴暗之中,一队穿着黑色衣服的太监,脚步匆匆的往西边而去。

    西边是慈宁宫,这里是太子的住处。

    朱慈烺年龄不大,但恪守礼制的崇祯在几年前,就让朱慈烺搬进了皇宫。

    这些太监的主要目的,就是朱慈烺。

    好一个声东击西之策。

    领头的太监叫做杜勋,腰间挂着一挂麻绳,脸上满是谨慎。

    “这次一定要小心些,慈宁宫的守卫已经被我收买了,现在就等着咱们过去。

    到了那里之后,别管太子问什么,装进麻袋里就走,记住,一句多余的话都别问,不然就给老子去死。”

    杜勋一边走着,一边小声叮嘱着。

    这个家伙可不是什么好东西,是崇祯年间的尚膳监掌印太监。

    尽管比不上司礼监这种地方,但在宫中,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。

    崇祯末年,甲申国变之前,李自成领兵进入宣府,直逼京城城下。

    这时候,崇祯派遣襄城伯李国贞督师,统领各路兵马退敌,随后又派太监杜勋监军。

    然而这个杜勋可不是好东西,就是一个吃里扒外的货色。

    李国贞的军队还没有遇到李自成,刚刚走出京城,就自行溃散。

    这个杜勋也跑了,可被李自成派遣攻打京城的先头部队抓住。

    因为身份缘故,后来送到了李自成面前。

    李自成见到杜勋后,并没有杀他,让他给崇祯带个话。

    杜勋回去之后,告诉崇祯,说,李自成开出的条件是,割地西北,分国而王,并由明朝赔款百万两。

    只要能答应这些条件,甚至还可以帮助明朝攻打建奴,平定辽东。

    但不知为何,未能达成协议。

    此事于《甲申传信录》《烈皇小识》《甲申纪事》《明季北略》等均有记载。

    但不可信。

    那个时候的李自成具体霸业已成只剩下最后一步,没有理由这样做。

    再说了,即便他心里愿意,手下也不一定。

    都等着他成就霸业,从而封妻荫子,怎么会善罢甘休?

    再说了,若李自成所开条件真的不过尔尔,崇祯没有理由不答应。

    可能李自成确曾派人入内与崇祯接洽,但内容并非如上。

    《明季北略》另有说法,真实性较高:“(杜勋)盛称‘贼众强盛,锋不可当,皇上可自为计’,遂进琴弦及绫帨(暗示崇祯自绝),上艴然起。守陵太监申芝秀自昌平降贼,亦缒上入见,备述贼犯上不道语,请逊位,上怒叱之。”

    但不管是那本史书,这个杜勋都不是什么好玩意。

    此时他全然不顾崇祯的安危,心里只想着张之极告诉他的那些话:

    “如今官军精锐尽丧贼兵之手,何以守住京城?若不早做打算,如何保全自身?!”

    本就是贪生怕死之辈,在听到张之极的蛊惑后,瞬间便怕的要死。

    最后,在张之极的指示下,决定铤而走险,“偷”出太子朱慈烺。

    明末的宫禁形同虚设,皇宫千重锁,可锁不住人心。

    明末三大案已经有了明证。

    杜勋猛吸几口冷气,在夜色的掩护下,终于来到了慈宁宫。

    在慈宁宫周围巡逻的侍卫早已经做好了准备,对了口令之后,便把杜勋他们带了进去。

    一个侍卫一边走,一边说:“殿下睡前吃了点心,里面放了些安神养脑的药,此时睡的正稳。”

    言外之意就是,朱慈烺现在睡的很死,根本就不用担心。

    “那就好,那就好。待会跟着我出宫,不会亏待你的!”杜勋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侍卫太天真了,认为这种事情自己还能活下来。

    杜勋看着侍卫的背影,眼睛深处闪过道道凶光。

    不多时,侍卫带着杜勋他们来到了慈宁宫的寝宫门口。

    将周围的侍卫屏退,带着杜勋走了进去。

    刚一进门,便能听到微弱的鼾声。

    在这宁静的夜晚当中,格外的清晰。

    杜勋一步一步的往床前走去,呼吸开始变得紊乱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