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七章:崇祯的算计-《明末重生之门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可今天这是怎么了?竟然有心思去赏菊?

    想不明白,只是跟在崇祯的身后。

    崇祯当然高兴,他想到了一个破局之法。

    那便是“鹬蚌相争,坐山观虎斗”。

    孙杰的兵力他不清楚,可他不要军饷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这支兵马是凭空而来的。

    孙杰出身低微,在朝中没有根基,不像辽东兵马那样,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,也不像左良玉那样,与朝中很多人有染。

    若是能把孙杰招揽到自己的手中,再施以好处,将其牢牢的把握住。

    让他在这次的战事当中勇立战功,然后封赐大官,将他打造成一个名将。

    到了那个时候,辽东的那些军头,会不会心生顾虑?

    说白了,孙杰就是崇祯手中用来震慑辽东兵马的工具。

    辽东兵马不听话,从天启年间开始就这样了。

    若不是要靠着他们抵挡建奴,崇祯早就活剐了他们。

    还有左良玉这些地方军阀,也是仗着手中兵马多,不然的话,哪里敢嚣张跋扈?

    说到底,还是崇祯手中没有兵权,没有兵马。

    要是他手中有兵马,这些军头敢这样吗?

    京城虽然有京营,可那是个什么情况,崇祯一清二楚。

    之前建奴兵围京城时,崇祯曾派京营兵马出去抵挡过。

    可结果差强人意,几乎望风而逃,没有一点战力。

    哪怕是京营中最精锐的神机营,也是这幅模样。

    洪承畴和孙传庭手中有兵马,可这和崇祯有什么关系?

    他们两个是文官,别看杨嗣昌和孙传庭不对付,要是触及到根本利益,恐怕直接互为一体了。

    这便是崇祯的困局。

    朝中的这些兵马,没有一个人听他的。

    而孙杰以及他的兵马,便是崇祯的破局之法。

    孙杰不属于任何人,不属于辽东,不属于文官。

    本来是秦王的叛军。

    秦王造反过去没多久,估计没多少人注意上。

    在崇祯看来,孙杰是独立于军头和文官的第三者,说不定还真的能拉拢过来。

    也不需要孙杰臣服于崇祯,只需要把他立起来,把他竖起来,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拥有最大的功劳,拥有最高的地位和官职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辽东的那些红眼病岂能心安?

    到时候再施以引导,让他们内斗,而崇祯居中,调和阴阳。

    说不得还真能稳住局面。

    孙杰能归顺更好,不能归顺也无妨。

    最关键的是,孙杰这些兵马刚刚好。

    四千披甲士兵不多不少。

    少了,可能在这次的战事中没法立功,甚至还可能保不住自己。

    要是这样,以后就算对上辽东那些人,也会被吃干抹净。

    多了,就不好控制,事情甚至不会按照崇祯预想的来。

    阵阵秋风起,满院黄花积。

    崇祯背着双手,漫步在这略显破败的御花园中。

    天启年间的御花园最为绝美,魏忠贤这个好奴才为了讨好天启皇帝,大肆修缮御花园。

    那时的御花园,一年四季都有花可赏。

    崇祯登基之后,削减了御花园的用度,几乎全都削没了。

    相较于天启年间,荒芜的厉害。

    崇祯没有任何不满,此时的他心情大好。

    甚至摘了一朵盛开的菊花,拿在手中把玩。

    那个计划,逐渐在脑海中成型。

    风大了,外面渐冷,崇祯把手中的菊花扔在地上,转身回去。

    崇祯的能力可能比不上老朱家的其他皇帝,但绝对不是傻子。

    该有的帝王心术,一个都不少。

    回到御书房,稍作思考,便让司礼监起草了一份圣旨。

    这是一封劝勉孙杰的圣旨,也不需要内阁同意。

    圣旨起草之后,崇祯让曹化淳亲自去送。

    这倒是少见,作为崇祯的大伴太监,很少出去宣旨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,崇祯对孙杰的看重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