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四章:皇太极想多了-《明末重生之门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虽然不是索尼他们传回来的书信,但也不差。晋商拿了皇太极不少钱,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恭谨,不可能用这种事情骗他。

    在皇太极看来,招降之事已经成了。

   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?

    原因很简单。

    这“孙”字大旗除了孙杰之外,还能有谁?

    如果没成,孙杰为什么要领兵出潼关入山西,然后再去大同?

    大同那边有什么?什么都没有。

    那目的就很简单了,肯定是经大同,过宣化,去京城。

    难不成要破关而出去草原?

    去草原干嘛要走大同?直接从陕西北边走不也一样?

    情报上写的明白,“山西守将不知”,“似无调令而统兵北上”,“山西诸将无不惊心胆寒”……

    这样的话屡见不鲜。

    这说明了什么?

    这说明了大明朝廷压根没发调令,山西的那些守将,压根不知道孙杰会统兵入山西。

    要是知道,不会是这个样子。

    无令而调兵者为谋反,这是根植在所有当权者内心深处的禁忌。

    皇太极好说也是皇帝,第一时间便想到了这里。

    也是,没有调令就随便统兵北上,目标还很有可能是大明首善之地。

    说难听点,这不是造反是什么?

    难不成,他孙杰还想着北上勤王?还是在没有调令的情况下北上勤王?

    别说笑了,世上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人?

   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。

    这样的人只存在故事当中,要真有这样的人,他早就成圣了。

    皇太极对人性的揣摩已经到了一个极致,下意识的就把这些东西抛弃了,下意识的就认为索尼他们成事了!

    “哈哈哈,成了,成了!

    好奴才,好奴才啊!”

    皇太极兴奋的在书房中来来回回的走着,脑袋后面的那根金钱鼠尾辫不停的摇晃。

    脸上的肥肉全都挤在了一起,就好像伪皇宫御花园正在盛开的菊花一样。

    阵阵秋风起,从西到东。

    冷风从房门灌了进来,温度下降了几分。

    这风经过了陕西,经过了那些沟壑坎坷。

    月光照耀之下,几只饿狼在黄土地的沟壑中刨着什么东西。

    不久,一具具无头的尸体被它们叼出了地面。

    旁边散落着几颗没有肉的头颅。

    索尼的那个脑袋倒扣在地上,空洞洞的眼窝看向辽东方向。

    若是索尼知道皇太极心中所想,会不会心灰意冷?

    只可惜,黄泉路上,永远也听不到别的声音。

    一头瘦狼叼走了索尼的头颅,尸首分离,不知有多远。

    风撞进了皇太极怀中,他丝毫没觉得冷。

    至于索尼为什么没有消息传回来,他尚且摒弃没有去想。

    有时候,人就容易钻牛角尖。

    上帝视角之下,所有的事都有迹可循。

    可人终究是人,若能面面俱到,早就飞升成仙了,又何必在人间受罪?

    不过,皇太极还是把范文程以及那些王公贵族们叫到了书房,全然不顾夜晚天寒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金秋时节的辽东已经有了寒意,从蒙古大草原吹来的阵阵冷风在盛京城上空盘旋几圈,挤进了皇宫。

    但在御书房内,熊熊的炉火仍令室内温暖如春。

    前几刻钟,太监们端来了几盆火,为这如同冰窖的书房带来温暖。

    伴随着木柴发出的噼啪声,皇太极正志得意满的坐在皇位上。

    一想到自己那伟大的构想以及独特的操作此时已经全然实现,笑容,从他那稀疏的胡子下流出。

    房间里面的人困意十足,和皇位上的皇太极是两个反向。

    他们并不关心皇太极现在心中所想,只是想着现在回去,还能不能把刚才的美梦续上。

    刚才在来的路上,那渗人的冷风让他们不停的打着寒颤,如今站在这温暖如春的书房中,困意再次袭来。

    这些八旗老爷们刚刚操劳完大事睡下,如何经得起这么摧残?

    皇太极全然不顾他们脸上的疲倦,带着雀跃的洪亮声音响起:

    “朕以为,大事将成,入住中原不再是梦!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