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07【该担心的是他们】-《大宋泼皮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一个时辰后,张和领着一千青州军老兵出发了。

    孙家镇距离临淄足有一百多里路,便是急行军赶路,最少也需三日才能达到。

    五日内拿下,是个不小的考验,所以张和才会如此急迫。

    好在孙家镇守军不多,只有六百官军驻守,归巡检使统御。

    巡检是一个特殊的职务,介于府县的捕快与军队之间,一般设立在各个山川河流的隘口。

    平日里,负责镇守关隘,盘查过路商户,时不时会协助郡县抓捕流寇、剿匪。

    巡检使与县尉一样,都是九品末流的武官。

    对于张和能否拿下孙家镇,韩桢丝毫不担心。

    如今敌明我暗,又掌控了郡城的一众官吏,有一千种兵不血刃拿下孙家镇的办法。

    一个小小的九品巡检使,还不是随便糊弄。

    实在不行,还能靠武力强行攻下。

    处理完军中事宜后,韩桢骑上战马,踩着落日余晖回到郡城中。

    沿着街道,一路来到内城府衙。

    在堂案后方坐下,韩桢接过胥吏递来的热茶,命人唤来了赵霆。

    “考卷可改好了?”

    官员虽已提前内定,但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。

    况且,往后便真的用锁厅试选贤任能了,这一次就当积攒经验。

    赵霆躬身道:“禀县长,下官连同其他同僚,昨夜已将考卷改好。”

    韩桢又问:“定下的官员考的如何?”

    赵霆答道:“此六位同僚,俱在前十甲之列。”

    “不错!”

    韩桢微微一眼,吩咐道:“将前十甲的考卷呈上来。”

    这一次锁厅试的考卷,与宋朝的科举还是有很大差别的。

    就以进士科为例,考生需做诗、赋、论各一首,策五道,帖《论语》十帖,对《春秋》或《礼记》墨义十条。

    诗的占比很重,此外时政策论也多是讲究声韵平仄,突显文采。

    而此次锁厅试的考卷,只有五道时政策论,且每一道策论的问题都尖锐而清晰,并非进士科那种模糊不清的概念。

    不要求声韵,以实务为主。

    简而言之,别给我整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糊弄人,我要看到实际且有效的解决方案!

    如此别开生面的考卷,让那些自诩文采出众,熟读四书五经的参考胥吏叫苦不迭。

    反而那些文采没那么好,但讲究实干的胥吏欣喜若狂。

    当然了,文采也很重要,但那是往后的事儿了。

    接过赵霆递来的考卷,韩桢从中抽出预定官员的考卷,仔细查看。

    仅看考卷,这些胥吏给他的感觉是,手段有,但稍显稚嫩,不够老辣。

    不过这些都是旁枝末节,毕竟经验这东西,是需要时间历练沉淀而来。

    一连看完六份考卷,大堂外的天色已经开始泛黑。

    大堂内,赵霆早已命值差皂吏点上蜡烛。

    放下考卷,韩桢吩咐道:“明日放榜,顺便将这六份考卷张贴在榜下!”

    “下官领命!”

    赵霆拱手应道。

    韩桢似是想到了什么,补充道:“对了,官服与告身明日也一起发下。”

    说罢,他起身伸了个懒腰,大步出了府衙。

    回到府上的时候,夜幕彻底笼罩天际。

    正厅里,安娘与韩张氏正在用饭。

    见到韩桢回来,韩张氏立即起身道:“二郎回来啦,可用过饭了?”

    “还没!”

    韩桢摇摇头。

    闻言,韩张氏立刻吩咐丫鬟上了一副碗筷。

    “二叔!”

    小豆子咽下口中的饭菜,打了声招呼。

    端起饭碗,韩桢略显歉意道:“这几日有些忙,没顾得上你们。”

    自回到郡城,他就忙的脚不沾地。

    安娘通情达理道:“二郎如今做的乃是大事,怎能分心。况且,这几日有悠悠陪着我们。”

    “是呀,奴家与安娘姐姐非是不懂事的愚妇,二郎不必管我们。”韩张氏附和道。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韩桢点了点头,看了眼小豆子,问道:“私塾可找了?”

    安娘轻笑道:“找到了。这事儿悠悠帮了大忙,听说奴家正在寻私塾,便提议让小豆子去麻家的私塾念书。”

    “麻家私塾不错。”

    麻家到底传承了百余年,期间培养出了不下十位进士,算得上家学渊源。

    韩张氏柔声道:“二郎,这几日多亏了悠悠,每日早早的便来了,跑前跑后,带我们逛市子,熟悉郡城,细心的很哩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